1. <button id="b1csx"></button>

      1. <li id="b1csx"></li>

        <em id="b1csx"><strike id="b1csx"><kbd id="b1csx"></kbd></strike></em><th id="b1csx"><big id="b1csx"></big></th>
        <rp id="b1csx"></rp>
        <progress id="b1csx"><track id="b1csx"></track></progress>
        <dd id="b1csx"></dd>
        1. 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到底怎么選發布時間:2020/6/20 16:45:55 閱讀次數: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一.什么是硬盤

            硬盤是什么東東呢?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很硬的盤子。只是普通盤子是用來裝菜裝水果(當然你也可以用來裝水裝紙只要你喜  歡),而硬盤用來  裝數據,哦,另外形狀也不同于普通盤子的圓形,硬盤是長方形的,四四方方非常正經。和普通盤子一樣硬盤也有固定容量,如果裝滿以后不清理就無法繼續裝載新數據。

           1.jpg


           二.硬盤的分類

          1.HHD機械硬盤

          機械硬盤作為最早的硬盤類型,機械硬盤1956年的時候就已出現,到如今也算歷史悠久了。但機械硬盤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為精密的機械設備之一:3.5寸7200轉的硬盤,磁頭相對外圈磁道的線速度超過100km/h磁頭離盤片高度約5-10納米磁道間距約70-80納米——這是磁頭在盤片上位移的最小距離想象一下高速公路上一輛時速100公里的汽車離你身邊不到1毫米掠過?只要整個硬盤的這些機械部件,包括馬達、轉軸、盤片、磁頭懸臂等等,在硬盤的生命周期內稍微出現一點瑕疵,或者在工作期間受到稍微大一點的振動,就無法正常工作了。因此壽命相對于固態硬盤會較短。勝在相對固態硬盤價格便宜許多。

           2.jpg

           2.SSD固態驅動器(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,簡稱SSD),俗稱固態硬盤

          從名字上來看,就會覺得固態硬盤顯得更高級一些。事實上也正是如此,他是一種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。雖然比機械硬盤發展的晚一些,但同樣有著幾十年的歷史了。挑選固態硬盤的時候一定要留意下閃存顆粒(存儲單元)類型,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SLC、MLC、TLC三種閃存顆粒類型,這三種存儲單元在價格和使用壽命上有著一定的差異(依次降低)。如果你經費充足可以考慮MLC顆粒的固態硬盤,更追求性價比的話不放入手TLC顆粒的固態硬盤。

          除此外在同級別條件下,并非容量越大的固態硬盤越好。因為閃存是由讀寫壽命的,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可能會有數據出錯的情況發生,廠家多會留有一定的空白冗余空間,以便在SSD局部出錯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正常讀寫。雖然這部分空間平時無法使用,但關鍵時刻能保護數據的安全,這部分空間越大,SSD的容錯能力也就越強。

          3.jpg

          3.HHD混合硬盤

          混合硬盤就要相對簡單一些,是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結合體。我們可以理解為其就是兩塊硬盤,固態區域多為8GB、24GB或32GB容量,用于休眠和文件高級緩存,另外一塊大容量的機械硬盤用于保存大量的數據用。

          簡單的說這種硬盤除了會影響到開機和某些運行速度外,貌似對讀取和寫入文件的速度并沒有什么明顯提升。如果你預算不足,又不甘心純用機械硬盤不妨可以考慮一下這類混合硬盤。

          4.jpg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根據個人需求的不同,這三種硬盤類型各有優點。如果你追求讀寫速度最好的就是SSD硬盤,如果你想要價格便宜,HDD則是最佳選擇,HHD硬盤則性價比相對高一些,讀寫速度要比HDD快一些但價格相差并不太多。


          硬盤尺寸

          目前的硬盤尺寸主要為1.8英寸、2.5英寸和3.5英寸三種。這兒英寸是根據對角線得來的,由于各廠家在設計方面有著不同的標準,所以我們沒辦法給出一個具體的長、寬的參考尺寸。不過按照尺寸劃分1.8英寸多為SSD移動硬盤;2.5英寸的為筆記本硬盤和HHD移動硬盤;3.5英寸的則為臺式電腦硬盤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三.常見硬盤接口

          目前常見的接口方面又分為SATA、SAS、MSATA、M.2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6.jpg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在此我們需要主要介紹一下SATA接口,是一種基于行業標準的串行硬件驅動器接口,是由Intel、IBM、Dell、APT、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盤接口規范。從2001年出現開始已經有多個版本規范了,目前常見的3.0版本可以達到帶寬6Gb/s,傳輸速度可達600MB/s。

          7.jpg

          機械硬盤主要為SATA和SAS接口,目前家用類別的移動硬盤多為SATA接口,SAS接口則為企業級應用。SAS可滿足高性能、高可靠性的應用,SATA則滿足大容量、非關鍵業務的應用。

          固態硬盤常見接口分為SATA、MSATA、M.2三種,理論上SATA和MSATA盡在硬件大小上存在區別,本質上是相同的,出書速率也基本一致;M.2則是用來代替MSATA的新型接口規范,相比之下該接口類型的設備體積更小,傳輸速度更快,普通接口理論速寫速度分別能達到700MB/s和550MB/s,高性能版帶寬最大能到32Gb/s。


          講到這兒相信大家對于硬盤也有了更深的了解。當今社會互聯網不斷發展,互聯網企業也會選擇合適自己的IDC服務商為自己提供服務器的相關服務,所以IDC服務商也會提供多種硬盤、系統、套餐等讓互聯網企業選擇。想要了解更多IDC相關信息請關注網盾科技,我們將給您帶來最新行業資訊,您想要的網盾科技都有。

          u=3193399357,761686782&fm=26&gp=0.jpg


          亚洲人aa在线观看,第一樱花亚洲AV专区,亚洲视频免费在线,小说区图片区亚洲中文字幕